很久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情况“医养分离”的结果,是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也造成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形成严重的“压床”现象。这样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法发挥大效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这些“压床”的老人,医院实际上“爱恨交织”。一方面,这些老人构成医院及相关科室稳定的收入来源,属于稳定的长期“客户”,而且,由于某些老人尤其是离休老人和达到一定级别的退休老人医药费补偿比率很高,致使其本人及家属不再关注医疗费用,这就给主治大夫和主管护士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而另一方面,这些老人每床日付费水平明显低于急症手术病人,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放任这些老人“压床”明显得不偿失。
当然,这是医院的情况,对于床位利用不足的县区级医院来说,不存在后面这个问题。
病情稳定、仅仅是需要普通的医疗服务和长期照护的老人所需医疗费用并不高。但是以住院“压床”来获得长期照护,不但浪费医疗资源,还产生高额费用。换言之,此前老人“压床”现象多的医院得到的医保额度自然也就高,而此前老人“压床”现象少的县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历史上医保支付就少,自然得到的医保额度就低,因此总额控制方式无意间强化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
医保部门明知道这个悖论,却没有政策手段破解:首先是医保部门没有权力和能力调整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其次是现行法规规定医保基金要按照实际发生医疗费用进行支付,若没有发现“违规”,医保部门不能扣减三甲医院的医保支付;与此同时,没有实际提供服务,医保部门也无从通过放宽医保额度的办法扶持一二级医疗机构发展。简言之,医养结合的关键障碍在“医”不在“养”,不能也无法避开医疗服务体制问题谈医养结合,否则就是回避了医养结合问题。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上一条: 为什么高端养老院快速发展呢
下一条: 康复护理院和养老院的区别
相关新闻
- 南京老年公寓关于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
- 为什么越来越多老人选择住进南京养老院
- 护士是南京医养结合型养老院最佳人选
- 南京医保定点护理院讲解急救常识
- 南京老年公寓讲述老人日常清洁
- 南京医养结合护理院解说老年人保健常识
- 南京高档护理院讲述养生知识
- 如何选择南京医养结合型养老院
- 南京康复护理院为何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 南京医养结合护理院细谈老年人健康长寿问题
- 为什么高端养老院快速发展呢
- 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实施的优势
- 【节前安全大检查】绷 紧 安 全 之 弦
- 热烈欢迎丰县范海宁副县长一行莅临浦口尽孝道参观指导!
- 老年公寓的特色模式
- 疫情防控常态化 筑牢防线不放松!
- 为何老人偏爱医养结合型养老院
-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和服务内容
- 【庆端午】精神不老,岁月悠悠
- 多彩端午,愿您喜乐安康